海外潮人和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重现
—— 重建潮郡安济圣王庙缘起
图片来源:黄剑丰
潮汕史简编
海外潮人和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重现
1980年代开始,做为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宗族与民间信仰活动,蛰伏多年之后,在海外潮人的积极参与下重现。在对外宣传中,地方政府往往会借助族缘、地缘关系,动员已经定居海外的乡族力量,回乡寻根,投资支持本地建设。
寻根的意义,在于对人们的现实存在予以历史的证明,使之获得一种切实的归属感。对已经落籍异国的海外潮人来说,祖宗与家族是比国家与民族要更加真实、更加亲近的根。中国改革开放后政治的宽松和地方政府对宗族活动的默许,给了他们寻根的机会。
而这一类寻根活动,又不免触发本地人意识里潜存的宗族观念。潮汕乡村宗族因此普遍重建。重建过程表现为三类宗族活动:祖墓、祠堂的修治,宗亲会的建立,新族谱的编写。海外潮人积极参与了这些宗族活动。捐资修治祖先祠、墓的行为最为普遍,不胜枚举。
很多新族谱的编写出版,也赖海外族人的支持得以完成。例如,1985年底,潮汕各地谢氏宗亲在联宗祭祀入潮始祖墓茔时,倡议编修《(潮汕)谢氏宗谱》。
族谱编成后,由泰国谢氏宗亲总会富商资助经费,以“泰国谢氏宗亲总会潮汕宗谱编修委员会”名义,在泰国印刷出版,再送回到潮汕宗亲手中。
《余氏揭阳族谱》1980年在旅港宗亲倡议下编成。出版后发现疏漏,1992年再行修订。旅港宗亲依旧热忱参与,同时完成重修族谱和重修祖墓两件宗族大事。只是到1992年,原乡经济进步,“居梓族亲”名字也出现在重要捐资人行列。
1997年成立的J市颍川源流研究中心华侨福利会,是组建宗亲会的一个特殊案例。这个名字很长的组织,实际上应该视为在海外潮人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宗亲会。潮汕姓陈的人口很多,宗族支派特别复杂。
在宗族重建过程,陈氏的各个支派,都表现出联合其他支派,成立一个地域性宗亲组织的意愿。J市H镇陈姓宗族长老,得到旅泰乡亲某先生赞助的一座六层楼房,有了一个相当象样的活动场所。
在此基础上,他们找了带有官方色彩的J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,经过策划包装,在民政局注册登记,成为研究会属下一个分支机构。成立大会邀请了潮汕各地陈氏支派参加,场面颇可观。成立会上分发的各种文件,显示出H镇陈氏,利用地方行政部门的认可,并依藉着海外乡亲经济上的资助,争取获得潮汕陈氏宗族组织中心地位的意愿和努力。
大多数将要跨出重洋到海外谋生的潮汕人,都会到社区神庙(大老爷宫)拜辞神明,许愿乞求神明保佑。
在海外如愿顺利发展,荣归故里,就要到大老爷宫祭拜神明,答谢神恩。这也是侨乡的民间文化传统。解放后很多庙宇都被收为公产,移作他用。
改革开放,久别桑梓的海外潮人回乡寻根,这些庙宇大多历经沧桑,残破已甚。出于报答乡里神明的意愿,很多回乡的海外潮人,慷慨捐款修缮庙宇,重塑金身。潮州青龙古庙的重建过程,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例证。
青龙古庙又称安济圣王庙,是潮州城的大老爷宫。信众遍布潮汕,远及南北洋各埠。每年正月游神,远客云集,满城鼎沸。晚清以来,历经政权更迭,未曾衰败,直到1951年游神赛会被明令禁止。
庙宇也在1966年因为堤防修筑的需要被拆除。民间的祭祀一直没有中断。1986年,本地很多原来毁损的庙宇都重修了,有心人也为青龙古庙的重建举行了奠基仪式。重建工程却未能启动,有资金问题,更主要是政府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顾虑。这个僵局最终由香港潮安同乡会来打破。
1992年,同乡会向潮州市政府提出重建青龙古庙的请求,又发布了《重建潮郡安济圣王庙缘起》,在香港和东南亚募集重建工程所需经费。政府批准后,香港和潮州同时成立“重建潮郡青龙古庙筹委会”,着手重建工作。
1994年底,青龙古庙修复重光。来自香港、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潮人代表团,和潮州各界人士一起,举行了热烈的庆典活动。
庙宇修建完成,接着是游神活动的举行。很多濒危的传统民艺,借游神活动的机会得以恢复。当游神活动在城乡间越来越普遍,规模也愈见浩大,又有禁止政令,理由依然是意识形态上的。
来源:节选自《潮汕史简编》黄挺 著
宗族、庙宇、会馆
潮汕史简编
庙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景观。庙宇是传统宗教活动的场所。在旧方志的记载中,庙宇大抵可以粗略分成3类:官置祠庙,佛道寺观,民间庙宇。
官置祠庙如孔庙、城隍庙等,官府所建,宋元地方志书中已见记载,它出现的时间,按理应该和州县建置时间相近。这些祠庙有固定的田产收入,有严格的规制,祭祀典礼由地方官组织,展演合乎帝国规范的礼仪。官置祠庙集中在城里,它的功能在于帝国正统的显扬与神道设教,跟百姓的日常生活幷没有多少瓜葛。
佛道寺观,由和尚道士当家,展演佛教或者道教仪轨时,能吸引很多信众参与。潮汕佛道寺观的记录也出现在宋元的地方志书中,但文献记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晋唐时期。寺观是佛道法会举行的处所,通过这一类法会活动,佛道两教得以影响百姓日常生活。16世纪的资料显示,普通信众并不理会佛道两家之间的差别,只要寺观里有法会举行,都会去参加。但到了18世纪,佛教寺院的数量压倒性地超过道观,寺院一如既往举行法会,而在道教影响力萎缩的过程,很多仪轨被移用到民间庙宇里去。
只有民间庙宇才能够与宗族祠堂一样,真正成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的中心。这类与百姓日常生活相依相伴的庙宇,几乎会出现在城乡的每个角落。
从社会关系考虑,民间庙宇可以成两种。一种是列入帝国祀典的,如关帝庙、天后庙、文昌庙和双忠庙等,在城里,这些庙宇每年会有官府致祭。它折射出帝国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关系。另一种是众多规模不同的地域性庙宇,这里面有一些会被列入地方祀典,比如潮州府城青龙庙;更多的是不见文字记载的各种地头庙,分属村寨里社或者街巷坊境。
如果从宗教学的角度看,民间庙宇众神纷陈,了无秩序;信众的观念和体验也杂乱而缺乏系统。而在社会历史的视野里,以庙宇为中心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,其实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。
通过游神赛会活动的仪式活动场景,庙宇组织起地域性群体,予以地方社会一个由地域性崇拜系连起来的结构。
游神赛会的起源可能很长远。在潮汕,一直到17世纪末,这种与地缘组织关联的地域性宗教仪式活动,才在文献记载中出现。1686年的《澄海县志》,就记述了以庙宇为基地的迎傩神和张灯、嬉游、演戏的赛会活动。不过,县志对此的记录只限于乡社,就是说,通过这类活动系连起来的地缘组织,还局限在乡社之内。18世纪,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,地方资源、特别是商业资源的争夺,超出乡社坊巷范围的更大规模的地域联盟出现了。
庙宇之间,组织起大小各不相同的网络系统。每个系统的神庙被有层次地组织起来,规模不同的游神赛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里举行。系统中,某一个庙宇的神祗,会成为每个乡社坊巷居民的共同的祭祀对象。这座庙宇举行的游神赛会活动,这些乡社坊巷的居民都会参与,就是说,它成了一个地域联盟的表征。通过1763年版刻的《潮州府志》可以了解到,游神赛会活动已经很普遍举行,各县乡社之外,海阳、潮阳和揭阳县城里,还有规模更大、更加侈靡的游神赛会活动。
18世纪潮州的宗族发展,使得以民间拜神组织为表象的地缘性群体,普遍表现为大族主宰的乡族联盟。宗教信仰组织对社会控制权力已经让渡给宗族组织。
选自《潮汕史简编》 黄挺 著
潮州人的“大老爷宫”——青龙古庙
潮州青龙古庙,座落在潮州古城南门南堤东侧,创建于明代,因古时候庙区附近韩江一带经常有青蛇蜿蜒出没,不伤人又来去无踪,故名为青龙古庙。大门横额则题“安济圣庙”,因此青龙古庙又名安济王庙,潮州人称“大老爷宫”。
古庙面对韩江江水长流,遥对高耸凤凰塔。面前有宽广的广场,广场中央有拜亭与主座相对,前座正面立六根盘龙石柱,上置抬梁式梁架,梁架上有飞奔的凤凰,造型逼真生动。庙内大厅供奉的是安济圣王,相传潮人先民漂洋过海前都要到此朝拜,以求出行平安。庙联:“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,塔作笔仰写天上文章”,堪称潮州风景联中的佳品。
古庙历代都有修葺,现代重修时由卢芝高、萧楚明一批名匠主持修复,使古庙保存了原有的风貌。最近又在广场入口立一座石碑坊,悬有“青龙古庙”匾额,刻有陈平原教授题写“三千里驾临风调雨顺,五百年福佑国泰民安”楹联。为古庙增添新的光彩。
古庙嵌瓷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嵌瓷)传承人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卢芝高制作。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,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,包括塑胚胎、剪取瓷片、镶嵌瓷片、综合调整等流程。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,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工艺品种,俗称“贴饶”或“扣饶”。嵌瓷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,盛于清代,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古庙屋顶卢芝高的嵌瓷作品,就像是在看一出出生动形象的舞台戏,他凭着扎实的绘画功底,将嵌瓷的人物造型制作得惟妙惟肖,无论是封神人物、三国故事,还是八仙八骑,花鸟博古,其造型优美、形态生动,其人物脸部都以精细刻划得以传神,或金刚怒目、或刚髯愤张、或文雅端闲、或笑容可掬……其逼真传神的人物动物塑造技艺,让人看后赞叹不已。
嵌瓷不易褪色,其造型生动、栩栩如生,其色彩绚丽豪放、鲜艳夺目,给古庙增添亮丽浓抺的色彩。
海外潮人和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重现
—— 重建潮郡安济圣王庙缘起
图片来源:黄剑丰
潮汕史简编
海外潮人和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重现
1980年代开始,做为潮汕民间文化传统的宗族与民间信仰活动,蛰伏多年之后,在海外潮人的积极参与下重现。在对外宣传中,地方政府往往会借助族缘、地缘关系,动员已经定居海外的乡族力量,回乡寻根,投资支持本地建设。
寻根的意义,在于对人们的现实存在予以历史的证明,使之获得一种切实的归属感。对已经落籍异国的海外潮人来说,祖宗与家族是比国家与民族要更加真实、更加亲近的根。中国改革开放后政治的宽松和地方政府对宗族活动的默许,给了他们寻根的机会。
而这一类寻根活动,又不免触发本地人意识里潜存的宗族观念。潮汕乡村宗族因此普遍重建。重建过程表现为三类宗族活动:祖墓、祠堂的修治,宗亲会的建立,新族谱的编写。海外潮人积极参与了这些宗族活动。捐资修治祖先祠、墓的行为最为普遍,不胜枚举。
很多新族谱的编写出版,也赖海外族人的支持得以完成。例如,1985年底,潮汕各地谢氏宗亲在联宗祭祀入潮始祖墓茔时,倡议编修《(潮汕)谢氏宗谱》。
族谱编成后,由泰国谢氏宗亲总会富商资助经费,以“泰国谢氏宗亲总会潮汕宗谱编修委员会”名义,在泰国印刷出版,再送回到潮汕宗亲手中。
《余氏揭阳族谱》1980年在旅港宗亲倡议下编成。出版后发现疏漏,1992年再行修订。旅港宗亲依旧热忱参与,同时完成重修族谱和重修祖墓两件宗族大事。只是到1992年,原乡经济进步,“居梓族亲”名字也出现在重要捐资人行列。
1997年成立的J市颍川源流研究中心华侨福利会,是组建宗亲会的一个特殊案例。这个名字很长的组织,实际上应该视为在海外潮人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宗亲会。潮汕姓陈的人口很多,宗族支派特别复杂。
在宗族重建过程,陈氏的各个支派,都表现出联合其他支派,成立一个地域性宗亲组织的意愿。J市H镇陈姓宗族长老,得到旅泰乡亲某先生赞助的一座六层楼房,有了一个相当象样的活动场所。
在此基础上,他们找了带有官方色彩的J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,经过策划包装,在民政局注册登记,成为研究会属下一个分支机构。成立大会邀请了潮汕各地陈氏支派参加,场面颇可观。成立会上分发的各种文件,显示出H镇陈氏,利用地方行政部门的认可,并依藉着海外乡亲经济上的资助,争取获得潮汕陈氏宗族组织中心地位的意愿和努力。
大多数将要跨出重洋到海外谋生的潮汕人,都会到社区神庙(大老爷宫)拜辞神明,许愿乞求神明保佑。
在海外如愿顺利发展,荣归故里,就要到大老爷宫祭拜神明,答谢神恩。这也是侨乡的民间文化传统。解放后很多庙宇都被收为公产,移作他用。
改革开放,久别桑梓的海外潮人回乡寻根,这些庙宇大多历经沧桑,残破已甚。出于报答乡里神明的意愿,很多回乡的海外潮人,慷慨捐款修缮庙宇,重塑金身。潮州青龙古庙的重建过程,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例证。
青龙古庙又称安济圣王庙,是潮州城的大老爷宫。信众遍布潮汕,远及南北洋各埠。每年正月游神,远客云集,满城鼎沸。晚清以来,历经政权更迭,未曾衰败,直到1951年游神赛会被明令禁止。
庙宇也在1966年因为堤防修筑的需要被拆除。民间的祭祀一直没有中断。1986年,本地很多原来毁损的庙宇都重修了,有心人也为青龙古庙的重建举行了奠基仪式。重建工程却未能启动,有资金问题,更主要是政府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顾虑。这个僵局最终由香港潮安同乡会来打破。
1992年,同乡会向潮州市政府提出重建青龙古庙的请求,又发布了《重建潮郡安济圣王庙缘起》,在香港和东南亚募集重建工程所需经费。政府批准后,香港和潮州同时成立“重建潮郡青龙古庙筹委会”,着手重建工作。
1994年底,青龙古庙修复重光。来自香港、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潮人代表团,和潮州各界人士一起,举行了热烈的庆典活动。
庙宇修建完成,接着是游神活动的举行。很多濒危的传统民艺,借游神活动的机会得以恢复。当游神活动在城乡间越来越普遍,规模也愈见浩大,又有禁止政令,理由依然是意识形态上的。
来源:节选自《潮汕史简编》黄挺 著
宗族、庙宇、会馆
潮汕史简编
庙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景观。庙宇是传统宗教活动的场所。在旧方志的记载中,庙宇大抵可以粗略分成3类:官置祠庙,佛道寺观,民间庙宇。
官置祠庙如孔庙、城隍庙等,官府所建,宋元地方志书中已见记载,它出现的时间,按理应该和州县建置时间相近。这些祠庙有固定的田产收入,有严格的规制,祭祀典礼由地方官组织,展演合乎帝国规范的礼仪。官置祠庙集中在城里,它的功能在于帝国正统的显扬与神道设教,跟百姓的日常生活幷没有多少瓜葛。
佛道寺观,由和尚道士当家,展演佛教或者道教仪轨时,能吸引很多信众参与。潮汕佛道寺观的记录也出现在宋元的地方志书中,但文献记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晋唐时期。寺观是佛道法会举行的处所,通过这一类法会活动,佛道两教得以影响百姓日常生活。16世纪的资料显示,普通信众并不理会佛道两家之间的差别,只要寺观里有法会举行,都会去参加。但到了18世纪,佛教寺院的数量压倒性地超过道观,寺院一如既往举行法会,而在道教影响力萎缩的过程,很多仪轨被移用到民间庙宇里去。
只有民间庙宇才能够与宗族祠堂一样,真正成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的中心。这类与百姓日常生活相依相伴的庙宇,几乎会出现在城乡的每个角落。
从社会关系考虑,民间庙宇可以成两种。一种是列入帝国祀典的,如关帝庙、天后庙、文昌庙和双忠庙等,在城里,这些庙宇每年会有官府致祭。它折射出帝国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关系。另一种是众多规模不同的地域性庙宇,这里面有一些会被列入地方祀典,比如潮州府城青龙庙;更多的是不见文字记载的各种地头庙,分属村寨里社或者街巷坊境。
如果从宗教学的角度看,民间庙宇众神纷陈,了无秩序;信众的观念和体验也杂乱而缺乏系统。而在社会历史的视野里,以庙宇为中心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,其实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。
通过游神赛会活动的仪式活动场景,庙宇组织起地域性群体,予以地方社会一个由地域性崇拜系连起来的结构。
游神赛会的起源可能很长远。在潮汕,一直到17世纪末,这种与地缘组织关联的地域性宗教仪式活动,才在文献记载中出现。1686年的《澄海县志》,就记述了以庙宇为基地的迎傩神和张灯、嬉游、演戏的赛会活动。不过,县志对此的记录只限于乡社,就是说,通过这类活动系连起来的地缘组织,还局限在乡社之内。18世纪,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,地方资源、特别是商业资源的争夺,超出乡社坊巷范围的更大规模的地域联盟出现了。
庙宇之间,组织起大小各不相同的网络系统。每个系统的神庙被有层次地组织起来,规模不同的游神赛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里举行。系统中,某一个庙宇的神祗,会成为每个乡社坊巷居民的共同的祭祀对象。这座庙宇举行的游神赛会活动,这些乡社坊巷的居民都会参与,就是说,它成了一个地域联盟的表征。通过1763年版刻的《潮州府志》可以了解到,游神赛会活动已经很普遍举行,各县乡社之外,海阳、潮阳和揭阳县城里,还有规模更大、更加侈靡的游神赛会活动。
18世纪潮州的宗族发展,使得以民间拜神组织为表象的地缘性群体,普遍表现为大族主宰的乡族联盟。宗教信仰组织对社会控制权力已经让渡给宗族组织。
选自《潮汕史简编》 黄挺 著
潮州人的“大老爷宫”——青龙古庙
潮州青龙古庙,座落在潮州古城南门南堤东侧,创建于明代,因古时候庙区附近韩江一带经常有青蛇蜿蜒出没,不伤人又来去无踪,故名为青龙古庙。大门横额则题“安济圣庙”,因此青龙古庙又名安济王庙,潮州人称“大老爷宫”。
古庙面对韩江江水长流,遥对高耸凤凰塔。面前有宽广的广场,广场中央有拜亭与主座相对,前座正面立六根盘龙石柱,上置抬梁式梁架,梁架上有飞奔的凤凰,造型逼真生动。庙内大厅供奉的是安济圣王,相传潮人先民漂洋过海前都要到此朝拜,以求出行平安。庙联:“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,塔作笔仰写天上文章”,堪称潮州风景联中的佳品。
古庙历代都有修葺,现代重修时由卢芝高、萧楚明一批名匠主持修复,使古庙保存了原有的风貌。最近又在广场入口立一座石碑坊,悬有“青龙古庙”匾额,刻有陈平原教授题写“三千里驾临风调雨顺,五百年福佑国泰民安”楹联。为古庙增添新的光彩。
古庙嵌瓷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嵌瓷)传承人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卢芝高制作。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,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,包括塑胚胎、剪取瓷片、镶嵌瓷片、综合调整等流程。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,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工艺品种,俗称“贴饶”或“扣饶”。嵌瓷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,盛于清代,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古庙屋顶卢芝高的嵌瓷作品,就像是在看一出出生动形象的舞台戏,他凭着扎实的绘画功底,将嵌瓷的人物造型制作得惟妙惟肖,无论是封神人物、三国故事,还是八仙八骑,花鸟博古,其造型优美、形态生动,其人物脸部都以精细刻划得以传神,或金刚怒目、或刚髯愤张、或文雅端闲、或笑容可掬……其逼真传神的人物动物塑造技艺,让人看后赞叹不已。
嵌瓷不易褪色,其造型生动、栩栩如生,其色彩绚丽豪放、鲜艳夺目,给古庙增添亮丽浓抺的色彩。